中新网·兵团
中新网首页|安徽|北京|上海|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黑龙江|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我们的微信

一八二团养殖户朱万峰“牛”来运转业兴旺

2022-09-03 19:15:19 来源:中新网兵团
 字号:



  中新网兵团新闻9月3日电(谢国庆 李玉婷)“自从5年前我和老伴开始养牛到现在,可以说是‘牛’来运转,养殖业一路兴旺,不仅还清了所有欠款,每年还有了10到20万元的纯收入,就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8月31日,正在忙着给36头生产母牛和26头小牛加料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一八二团八连养殖户朱万峰对记者乐呵呵地说道。

  “说到养牛,我是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的,当时团党委号召职工拓宽增收途径,走‘土地+’模式,利用本区域内的水、草资源和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养殖。”朱万峰回忆说:“当时用于发展养殖的资金大部分都是通过‘双创’贷款解决的,我一次性购进了20头总价23万元的西蒙塔尔良种母牛,后来淘汰了两头,剩下了18头,当年就产下了11头小牛犊,卖了9万多块钱,次年又产下16头,等年底卖了就差不多还完80%左右的贷款了,我算了一下,除去人工、饲养成本,第三年我就可以净落下18头母牛和8头小牛,市场价在30万元左右。就这样,我们俩口子为了管理好这群牛,一年四季都没闲下来的时间,不到3年就还清贷款。”从朱万峰说话的眼神里,可以看到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期盼,也看到了朱万峰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斗志和决心。

  朱万峰的养牛场距离八连连部大约2公里远,周围除了草地,还有几个小的自然坑,由于地下水位高,常年有积水,放养时,牛群很安逸地吃草、喝水,生活得很惬意,顿时一幅天蓝地美、自然和谐的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

  每天一大早,朱万峰就打开圈门,放牛出去,傍晚时,朱万峰装满一小车草料,然后一声吆喝,大牛带着小牛慢悠悠地回到圈里吃“晚饭”。同时他还把一部分土地拿来种植饲草料,以满足牲畜越冬度春之用。

  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5年过去了,朱万峰的牛产业在慢慢成长,逐年壮大,从当前的18头生产母牛发展到现在的36头生产母牛,年产牛犊从当前的11头到现在的32头。

  “自从这个牛产业搞起来以后,我家不仅摆脱了贫困,还清了债务,如今还每年有一二十万元的净收入,不再为生计发愁了,幸福生活还得靠奋斗、拼搏去获得。”朱万峰总结自己创业经历是不仅要靠着这种信念、勤奋和吃苦耐劳奋斗而来的,还感谢团党委的准确定位,把“养殖业领跑”作为发展思路,把“生态养殖业立团”视为奋斗目标,全团上下齐心协力,将丰富的水、草、林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优势,实现脱贫致富,让更多的群众分享生态绿色发展和团场改革带来的红利。

  朱万峰高兴地抬起手臂,指着圈里的一头西蒙塔尔母牛和三头小牛说,这是今年刚刚产下的三胞胎牛犊子,去年有产下双胎的,但三胞胎还是第一次,依据当下良种牛犊的市场价格,对于一个养殖户来说,一胎三个可不是一笔小收入。目前,母牛产后奶水充足、身体健康,三头小牛犊发育正常,这对他发展壮大牛产业又增添了信心。

  “团党委提出的要想致富,从‘牛’开始的口号,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响应,团里还借助2000余万元的援疆资金,建设了一座良种牛繁育基地,为养殖户发展良种肉牛提供了支撑,加之应运而生的10余家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养殖合作社为依托,极大地促进了养牛业的快速发展。”负责畜牧业的一八二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卿民告诉笔者,自2017年至今,一八二团年末存栏大畜4889头,其中良种母牛“西蒙塔尔”存栏2949头,较5年前的600头,增长了5倍,由此带动的全团从事养殖业职工也增加到188户,牛产业已成为一八二团职工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编辑:袁晶)